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工所联合蔬菜所揭示油菜素内酯调控番茄果实采后冷害新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1 02:00:36    来源:云推搜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611    评论:0
导读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工所左进华研究员团队联合蔬菜所与国际园艺学会采后分会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Christopher B. Watkins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TOP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Q1,IF:6.576)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油菜素内酯对番茄果实采后冷害调控的新机制,为番茄果实采后冷链物流过程中品质劣变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工所左进华研究员团队联合蔬菜所与国际园艺学会采后分会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Christopher B. Watkins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TOP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Q1,IF:6.576)在线发表题为“Revealing the Specific Regulations of Brassinolide on Tomato Fruit Chilling Injury by Integrated Multi-omic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油菜素内酯对番茄果实采后冷害调控的新机制,为番茄果实采后冷链物流过程中品质劣变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番茄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但其作为典型的冷敏型果实,在采后冷链物流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冷害过程中伴随着色泽、质地、风味、香气及其他代谢物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受多个基因协同调控。油菜素内酯是天然存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的采后贮藏与保鲜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本研究以番茄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番茄果实采后冷害的调控机制,解析了mRNAs、蛋白和代谢物质在对照组和处理组中表达谱的差异性,并构建了其在番茄果实冷害进程中的协同调控模型。研究发现,外源油菜素内酯可通过影响α-亚麻酸代谢途径中脂氧合酶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促进茉莉酸甲酯的生物合成,调控果实品质、细胞壁降解等相关基因,抑制细胞膜脂质损伤,延缓番茄果实采后冷害。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油菜素内酯延缓番茄果实冷害的分子机制,为冷敏型肉质果实采后生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借鉴。     硕士生白春美,郑鄢燕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左进华研究员、王清研究员和孟德梅副教授(天津科技大学)为共同通讯作者,Christopher B. Watkins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参与了部分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96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