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在小麦辐射诱变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2 00:22:01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161    评论:0
导读

近日,粮作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徐延浩教授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第一单位在植物科学领域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发表了研究论文。

  近日,粮作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徐延浩教授以我院为第一单位在植物科学领域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发表了题为“The mutational, epi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effects between mixed high-energy particle field (CR) and 7Li-ion beam (LR) radiation in wheat M1 seedlings”(高能混合粒子场和7Li离子束辐射在小麦M1幼苗中的突变、表观遗传和转录效应)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解析了高能混合粒子场和7Li离子束对两个小麦基因型(扬麦18和扬麦20)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钴源诱变相比,高能混合粒子场和7Li离子束对小麦基因组的诱变效率更高,并检测到基因型依赖的染色体热点突变区域。此外,高能混合粒子场和7Li离子束分别激发了特异的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应答。本研究为小麦种质资源诱变创新和小麦诱变育种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技术手段,为开展小麦染色体定向诱变提供了具潜在价值的技术路线。     徐延浩教授是我院2021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入职以来先后在《Agriculture》、《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等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并获批2021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     我院与长江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李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林姝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我院种质资源首席科学家焦春海研究员和徐延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核辐射作物品种改良和害虫控制、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BBA225)和湖北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LZJJ06)的资助。     论文连接: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ls.2022.878420/full
 
关键词: 小麦,食品安全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75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