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科技引领 标准护航 推动益生菌行业发展行稳致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重磅发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8 00:29:57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171    评论:0
导读

为满足行业创新发展需求,6月1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1年8月正式立项,包括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陈卫院士在内的相关专家和近20家行业的代表共同研究及起草。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以我国益生菌相关科学共识为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国际标准法规及权威指南的重要科学结论,对规范食品用益生菌原料及其在食品中科学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食品为载体,应用益生菌等具有健康特征的功能原料,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已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向。近年来,益生菌行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益生菌概念使用不当、功效作用难以科学界定、产品标识不规范等问题,致使益生菌行业的发展存在潜在隐患和风险。做好益生菌行业标准法规建设,逐步构建适合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成为当前益生菌行业亟需直面的问题。     为满足行业创新发展需求,6月1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1年8月正式立项,包括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陈卫院士在内的相关专家和近20家行业的代表共同研究及起草。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以我国益生菌相关科学共识为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国际标准法规及权威指南的重要科学结论,对规范食品用益生菌原料及其在食品中科学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院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樊红平,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研究员以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伊利、IFF等代表参会。光明网、中国网、新华社、百度等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直播。截至会议结束,全网累计观看量超100万人次。     加强源头标准建设
  破解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邵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基于菌株水平,加强益生菌原料的标准建设,从源头进行规范是推动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益生菌的评价要求分散和交叉在多个标准法规中,缺乏统一的“标尺”,不利于行业的创新发展。《食品用益生菌通则》的发布实施,首次在行业内提出了益生菌菌株系统性的评价要求以及在食品中的科学应用指导,对构建基于科学的益生菌健康发展新生态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樊红平副司长指出,益生菌原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涉及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科学监管也具有其复杂性。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聚焦原料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专家、行业层面已经达成对益生菌原料的共识,将更有利于推动益生菌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相关工作。     李宁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学会基于科学,在做好与国家标准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对我国现有标准法规体系形成有效补充,有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陈卫院士指出,本次制定的团体标准强调了对产品中添加益生菌的安全性和健康作用评价应该到“株”水平,并提供了具体的评价流程和指南,这是一次较大的进步,有助于提升益生菌行业科技内涵。     强化益生菌的科技内涵
  引导行业科学使用益生菌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表示,当前我国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并在基础研究和生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在推动益生菌标准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正式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凝结着益生菌行业科学家的智慧与产业的实践经验,对推动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益生菌摄入“足够数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功效,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那么益生菌摄入多少量才合适,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艾连中教授解释道,目前研究文献及国际相关标准法规对益生菌的推荐摄入量主要集中在10^7~10^11 CFU/d,但由于益生菌功效的发挥具有菌株和人群特异性,每株益生菌的有效剂量具有差异性,有些菌株在较低剂量情况下也可以发挥健康作用。为此,他建议行业在益生菌菌株开发过程应注重健康作用剂量的研究。     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博士表示,作为益生菌的终端食品应用企业,特别关注益生菌在货架期内的活菌数量,《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提出通过食用含益生菌食品摄入的活菌数量应不低于科学证明达到预期效果所需的数量要求。同时,团体标准考虑到益生菌菌株具有特异性,推荐含益生菌食品在保质期内益生菌活菌数量≥10^7 CFU/g(mL),如科学证明达到预期效果所需的数量少于上述推荐量,则可使用经科学证明的活菌数量,这些要求有利于推动益生菌行业规范化发展。     接轨国际标准
  满足益生菌行业创新发展新需求     浙江大学何国庆教授会上表示,健全完善的益生菌标准法规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益生菌分会,十几年来持续关注益生菌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科技优势,整合智力资源,为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徐进研究员代表起草组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团体标准对食品用益生菌的基本要求、菌株水平要求、生产过程要求、技术要求、贮存和运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标签标识等内容进行规范,在与国际标准法规接轨的同时,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益生菌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姚粟教授会上表示,现阶段益生菌行业的标准法规进展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内外政府监管机构陆续发布、更新了益生菌相关标准法规与技术指南,对益生菌的菌株水平鉴定、特征分析和评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国团体标准将在加速推动益生菌新技术的标准化,通过新技术标准化促进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IFF健康与生物科技亚太区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金苏博士认为,高标准发展思维,有助于驱动创新。《食品用益生菌通则》不仅仅是指导益生菌行业自身行为的规范,同时也是企业对益生菌进行科学评价的指南,保障了益生菌产品创新的有据可依。一株菌如何被定义和评价为益生菌,一直是行业关注和困惑的问题,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切实地回应企业关注的问题,解决了益生菌产品创新的痛点。     此次发布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由江南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大学、IFF-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乐斯福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汉森(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深圳精准健康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科研院所及益生菌原料、应用企业共同完成。未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继续基于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凝练和发布重要科学共识及团体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74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