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IF=4.4/Q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rought-stress response in maize seedlings”的研究论文,通过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并解析了该家族基因在水分胁迫应答中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人员使用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的蛋白质标记技术检测了干旱胁迫下及复水后玉米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经过3天干旱处理后,鉴定出214个表达量增加的蛋白和148个丰度减少的蛋白。这些差异丰富蛋白(DAPs)主要参与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维持、细胞壁组织、光合作用、脱落酸生物合成和应激反应等过程。而干旱处理6天后差异的DAPs则大部分是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代谢相关酶、水解酶和跨膜信号受体等。复水后并非所有的DAPs的表达水平都得到了恢复。
任雯副研究员、石子副研究员和周秒依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亚研究员和赵久然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