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陈惠明研究员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发表研究成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07 00:27:30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239    评论:0
导读

近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黄瓜研究课题组陈惠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5.923,中科院2区)发表题为“The Formation of Fruit Hollow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is Controlled by CsALMT2”的研究论文。

  近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黄瓜研究课题组陈惠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5.923,中科院2区)发表题为“The Formation of Fruit Hollow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is Controlled by CsALMT2”的研究论文。周赓博士和陈宸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陈惠明研究员及湖南农业大学田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果实空心的性状对黄瓜商品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该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研究材料难以获得,因此黄瓜果实空心相关基因的挖掘非常缓慢。在本研究中,利用课题组创制的黄瓜果实不空心和空心材料,并进行了多代调查。表型分析和细胞学观察结果发现,黄瓜果实空心性状伴随着心皮腹侧拉链式双细胞层的打开在果实发育早期形成。遗传分析表明,可能存在一个受环境影响的显性基因控制黄瓜果实的空心性状。通过BSA-seq和KASP基因分型分析,对黄瓜果实空心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初步确定候选基因为CsALMT2。此外,利用q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CsALMT2定位于质膜。本研究首次利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分析并挖掘出黄瓜果实空心性状调控基因,为后续探索黄瓜果实空心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也为果实空心基因在黄瓜育种计划中的未来应用提供了可能。     以上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585)、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kq2014169)和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1CX27)资助。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650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