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在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31 00:42:10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548    评论:0
导读

近日,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在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取得重要成果并在《Agronomy》(IF= 3.417,中科院分区农林科学二区)杂志中发表。

  近日,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在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取得重要成果并在《Agronomy》(IF= 3.417,中科院分区农林科学二区)杂志中发表。2019级研究生张敏、方桃红为共同第一作者,周新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西南科技大学为第一成果单位,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为合作单位,题目为:“Combination of Marker-Assisted Backcross Selection of Yr59 and Phenotypic Selection to Improv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and Agronomic Performance in Four Elite Wheat Cultivars”。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它破坏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威胁小麦生产安全。而条锈菌防控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该研究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9聚合到中国主栽品种川麦42、济麦22、郑麦9023、新麦26中,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传统常规育种相结合筛选出一批具有高效持久抗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家系。     该研究不仅是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9的成功应用,而且是MAS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新育种方法的成功案例。筛选出的优良家系,为培育具有持久抗条锈病能力的小麦品种提供了遗传资源,在对不同地区的产量、质量、适应性和对其他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进行评估后,可能会作为新品种投放到某些小麦产区。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2020497
 
关键词: 小麦,食品安全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60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