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作为“药(医)食同源”作物的典型代表,也是极具区域特色的粮食作物。为指导各地薏苡种植,推进科学栽培,提高种植效益,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梳理薏苡生产的关键环节、高效种植模式,提出2022年全国薏苡生产技术意见。
一、西南种植区
西南是我国薏苡主产区,主要包括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多为粒用薏苡,少量饲用,本区降水充沛,品种生育期长,适宜春播。
(一)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本区一般3—5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选取粒大、饱满种子,播前采用3%—5%的生石灰水浸泡48小时,或50%的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3%—0.5%进行拌种,或使用专用包衣剂包衣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病虫害。采用条播或穴播,播量2.5—3.5公斤/亩, 4—6叶期定苗,一般2—4株/穴,苗密度8000—12000株。对于地势平坦的地块,可采用机械化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行距50—60厘米,窝距30—40厘米;播种量2.5—3.5公斤/亩,大粒品种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每穴播种4—6粒,保证每窝出苗2—4株。
(二)科学灌溉、合理施肥
根据薏苡的湿生习性,田间水分管理应遵循“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原则。施肥应满足薏苡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提倡使用农家肥、生物肥料等。基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亩或复合肥40公斤/亩,结合中耕除草,拔节至抽穗期追肥1—2次,每亩施用尿素20—40公斤,也可以使用缓释型肥料,提高轻简化种植水平。
(三)辅助授粉、提高结实
薏苡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同一花序中雄花先成熟,与雌花不同步,往往需异株花粉授粉。一般靠风媒授粉,在开花盛期上午10—12时,用绳索或植保无人机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提高授粉结实率。
(四)防治病虫、保证品质
苗期注意玉米螟、粘虫和草地贪夜蛾危害,抽穗期注意黑穗病和叶枯病发生,及时拔除有病植株。
(五)适时收获、降低损失
当薏苡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田间籽粒80%左右成熟变色、变硬时收割。可采用机械收获提高作业效率,要求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作业速度控制在4—5公里/小时;收割面应低于薏苡的着粒层,注意检查损失率变化,及时调整作业速度与割台高度。
二、南方种植区
南方产区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台湾等省。本区气候特点与西南种植区比较类似,降水充沛,品种生育期较长,适宜春播或夏播。
(一)适时播种
本区一般在4—5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播种,种子处理参照西南种植区的方法进行。播种量2.5—3.5公斤/亩,采用条播、穴播或起垄直播栽培,4—6叶期定苗,每穴2—4株,一般亩留苗密度8000—12000株,矮秆品种可适当增加栽培密度。地势平坦地区可采用机械化播种,提高作业效率。
(二)合理施肥
基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亩或复合肥40公斤/亩,结合中耕除草,于拔节至抽穗期追肥1—2次,每亩施用尿素20—40公斤或缓释型肥料50—80公斤,提高轻简化种植水平。
(三)防病防虫
苗期注意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危害,抽穗期注意黑穗病和叶枯病发生,及时拔除有病植株。
三、北方种植区
北方产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北、吉林、辽宁等省,本区春季降水少、温度低,以夏播居多,品种生育期较短。
(一)适期播种
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迟不超过6月下旬,9—11月收获。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忌连作,深耕细耘,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大面积平整地块,可采用机械化播种。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和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病虫害。播种量2.5—3.5公斤/亩,采用条播或穴播;由于北方品种植株较矮,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地势平坦地区可采用机械化播种,提高作业效率。
(二)科学施肥
施肥应满足薏苡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亩或复合肥40公斤/亩,结合中耕除草;拔节至抽穗期追肥1—2次,每亩施用尿素20—40公斤。
(三)适时灌溉
由于薏苡湿生性较强,在苗期和抽穗期对水分敏感,本种植区特别需要关注田间墒情,避免苗期墒情不足造成缺苗少苗,抽穗期干旱影响薏苡结实和产量形成。
来源: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