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早稻育秧栽插关键时期,为落实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发展稻谷产量稳中有增的好势头,指导各地做好早稻全生育期水分管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制定2022年早稻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民扩大早稻适墒栽插面积,做好关键生育期水分管理,为实现节水减排,服务稳粮保供奠定基础。
华南早稻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含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省(区)早稻种植区域。3月以来,华南地区气温变化幅度较常年大,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广东大部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2-8成,海南、广西大部偏少2-5成。目前该区早稻正在栽插。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热资源丰富,早稻生产宜立足较好的水热资源和苗情状况,少灌少排,指导农民在干旱和高温时浅水勤灌,补水降温,促进稳产高产。尽量利用自然降雨,避免大水灌排,控制径流,减少稻田肥水流失。
未栽插稻田应及时灌溉,田面保持2-3cm水层。整田后加快栽插,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施用缓释肥、水稻配方肥等新型肥料,避免撒施速效氮肥。
已栽插稻田在返青期露田1次,促进秧苗快扎根、多生根,促使低节位分蘖芽萌发。分蘖前期和中期,田面水层保持1-2cm,促进早生快发低位分蘖。插秧后7-10天,根据返青后苗情,施用适量分蘖肥。苗数达到高产要求的有效茎蘖数时,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时间一般为7-10天。长势过旺或犁底层深、土壤质地粘重、肥力较高的稻田,宜重晒田;长势不旺或犁底层浅、沙壤土、肥力偏低的稻田,宜轻晒田,晒田复水后应浅水勤灌。
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2-3cm水层,利于开花授粉,适时施用穗肥。高温天气来临时提前灌溉,水层保持4-5cm,深水降温。
灌浆前期水分管理应湿湿干干,以湿为主,即灌水后自然落干2-3天后再灌水,水气交替,促进灌浆;灌浆后期水分管理应干干湿湿,以干为主,即灌水后自然落干4-5天后再灌水,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根系活力,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成熟度达到90%时抢晴收割,收获前7天断水。
本区域田间灌溉工程较好,灌溉保证率较高,但气象干旱概率较大。据气象预测4月华南中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偏高;广西西部气温略偏低,降水偏多,可能出现阶段低温连阴雨天气。季节性干旱地区应采取渠道引水或库塘抽水方式灌溉,趁雨做好山塘水库贮蓄水源,满足早稻关键生育期水分需求。高温天气及时补灌,连续降水或强降水后及时排涝,科学调控稻田水分。
长江中下游早稻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和浙江等省早稻种植区。3月以来,该区温度较常年偏高1-4℃,安徽南部、湖北大部和浙江北部降雨较常年偏多1-4倍,江西大部和湖南大部偏少2-5成,其他地区与常年持平或略偏多,水热条件利于早稻育秧栽插。
(二)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丰富,应指导农民搞好育秧泡田,扩大早稻栽插面积。根据降水和早稻需水规律,以“调”为主,灌排结合、水肥耦合,培育壮秧,移栽后促早生快发,促进高产。
做好浸种消毒,精做秧板,推进湿润育秧、旱育秧、场地育秧、工厂化育秧等集中保温育秧。近期持续阴雨天气较多,育秧田应在播种摆盘前后开沟排水,疏通厢沟围沟,维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若早稻二叶一心期遇低温天气,大田育秧应灌水护秧,大棚育秧应闭膜保温,天气突然转晴后,温棚育秧应提前通风防止烂秧死苗。先炼苗后揭膜,揭膜前要充分洒水或灌水。秧苗发黄时可匀施苗肥,一般叶面喷施速效氮肥和磷酸二氢钾。
栽插前应平整、沉实好大田,适栽期抢抓晴天或无雨天气及时栽插,田间最深水层不超过3cm。大力推广机插秧、有序机抛秧和侧深施肥技术,科学施用长效肥、缓释肥,补充锌肥。
返青期视天气状况和抛插方式田面保持湿润或2-3cm水层,促进秧苗发新根返青。移栽后5-7天施用分蘖肥和除草剂,施肥应避开持续降雨和强降雨天气。
分蘖前期实行薄水层管理,田面水层控制在1-2cm,阴雨天气保持土壤湿润,持续降雨和强降雨后及时排水。根据“苗到(达到计划穗数的80%以上)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适期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与幼穗分化。拔节期复水,浅水勤灌,晒田复水后及时施用穗肥。
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3-4cm水层,确保田面湿润,促抽穗扬花。
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式,前期和中期以湿为主,灌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次灌水,可视苗情喷施叶面肥(一般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5kg和尿素1-2kg)。灌浆后期以干为主,灌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次灌水。收获前10天左右断水。
据气象预测4月长江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中游地区降水量偏少,气温总体偏高,可能导致早稻移栽用水不足,降水偏少的地区要合理利用库塘蓄水,保证早稻适时移栽和正常分蘖生长。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水层深度调整灌排量,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