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全球油籽市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正在朝着金砖集团转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6 03:51:37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44    评论:0
导读

外媒9月24日消息:截至2023年9月22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继续下跌,其中芝加哥大豆跌至一个月来的新低,主要反映出美国大豆收割季节开始,季节性收获压力显现;南美新豆播种季节开始,产量前景乐观;美国大豆出口继续受到巴西供应庞大的压制;美联储鹰派货币政策立场提振美元走强,大宗商品市场将在更长时间里面临高利率和强美元的双重制约,削弱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风险偏好。

  外媒9月24日消息:截至2023年9月22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继续下跌,其中芝加哥大豆跌至一个月来的新低,主要反映出美国大豆收割季节开始,季节性收获压力显现;南美新豆播种季节开始,产量前景乐观;美国大豆出口继续受到巴西供应庞大的压制;美联储鹰派货币政策立场提振美元走强,大宗商品市场将在更长时间里面临高利率和强美元的双重制约,削弱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风险偏好。   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2023年11月大豆期约报收12..96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3.28%。美湾10月船期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3.7325美元,下跌3.75%。CBOT的12月豆粕报收每短吨385.80美元,下跌1.61%;12月豆油期货报收每磅59.62美分,上涨3.93%。泛欧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41.25欧元/吨,下跌0.8%;洲际交易所11月油菜籽报收722.00加元/吨,下跌5.49%;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521美元(含33%出口税),下跌8.60%。周五ICE美元指数报收105.6点,比一周前上涨约0.3%,也是连续第十周上涨,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长涨势。   金砖国家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大宗商品新的定价中心   我们在过去两期一周展望报告里分别提出两个判断。在两周前的展望报告里提出的第一个判断是,全球大宗商品供需预测的可能面临范式迁移。过去十多年来,只要谈及大宗商品,必然提到中国这个首要驱动引擎,理由是中国人口增长/城市化/饮食习惯带动对肉类以及蛋白食品的需求增长,进而推动大豆等商品进口需求激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对能源/金属等商品的需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优势导致中国成为全球工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绿水青山新常态,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围绕大宗商品市场的诸多基本面假设正在动摇或者改变。   在一周前报告里提出的第二个判断是,美国大豆价格反弹空间将受到南美供应前景的制约。尽管未来几个月里美国大豆产量仍有可能下调,但是2023/24年度南美新豆产量将同比增长3000万吨,足以封堵美国大豆上行空间。南美目前正在开始播种大豆,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这三国在明年初收获的大豆产量合计将达到2.21亿吨,几乎是美国大豆产量的两倍,比上年(1.9005亿吨)提高3095万吨或16.3%。2023/24年度南美三国大豆出口预计达到1.076亿吨(其中巴西大豆占到9成份额),是美国大豆出口预期的2.2倍,比上年高出2.7%。未来全球大豆定价权将越来越多受到巴西(以及阿根廷)供应以及中国需求面的主导。今年剩下时间里,美国大豆的收获后反弹空间将受到南美新豆产量前景制约,除非播种季节天气以及单产预期发生重大变化。   在本期展望里,我们试图提出第三个判断或者思考,那就是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正在逐步朝着金砖集团转移。从供应面来看,大豆和玉米市场日益受到头号生产国巴西供应前景的左右;全球小麦市场一直被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的影响力所笼罩;全球糖市则受到巴西和印度产量和出口前景的左右;全球原油市场更受到沙特和俄罗斯这两大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供应策略的主宰。从需求面看,中国作为农产品、工业金属以及能源的主要或头号进口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大豆压榨产能、金属冶炼产能以及不断增长的炼油产能。与此相比,传统上拥有众多商品定价权的欧美国家在过去三年里关闭了大量炼油产能,导致目前产能无法满足燃料需求;俄乌冲突后的能源危机导致电力成本激增,欧洲制造业遭受重创。虽然说美西方依然可以凭借美元霸权和资源优势(欧美是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通过跨国巨头在全球控制着主要矿产和能源资源以及农业资源)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上占据优势地位,但是毋庸置疑,金砖国家,尤其是在扩容之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全球定价权构成更为严肃的挑战。未来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至少是阶段性走势,越来越多将受到金砖国家供需形势的指引。   美国大豆收获进度高于预期,   美国农业部在周一的作物进展周报首次发布了今年美国大豆收获数据,截至9月17日,大豆收获完成5%,去年同期3%,五年均值4%,分析师预期为4%。今年夏季中西部天气炎热干燥,有助于大豆成熟加快。下周一的作物进展报告可能显示大豆收获10%以上,领先于去年同期的8%。大豆优良率为52%,与一周前持平,低于上年同期的55%,也是连续第三周低于上年同期。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9月19日,美国大豆位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53%,比一周前提高5%,去年同期为29%。   从未来几天的收获天气来看,美国全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周日发布的72小时降雨预报显示,从周一到周三(9月25日到27日),除了衣阿华西部和密苏里大部分地区外,中西部其他地区普遍有雨,其中威斯康星、伊利诺伊东北部、印第安纳大部分地区、俄亥俄以及肯塔基的降雨可能可能达到1英寸。随着大豆成熟,降雨对大豆作物的提振已经消失,更多会阻挠大豆收获。   NOAA发布的未来6到10天气象展望显示,9月30日到10月4日期间,中西部天气炎热,除了明尼苏达和衣阿华西北部的降雨可能偏高外,其他地区降雨可能正常或低于正常。这种温暖干燥的天气有助于作物成熟和收获。   美国2023/24年度大豆销售依然落后于上年同期   往年随着美国新豆收获上市,大豆出口销售通常进入季节性高峰期,但是今年情况有所不同。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显示,截至9月14日当周,美国大豆净销售量约为43万吨,低于一周前的70万吨,也低于市场预期。2023/24年度迄今美豆销量为1708万吨,同比降低33.6%;美国农业部的年度出口目标为4872万吨,同比减少10.0%。这主要反映出来自巴西的出口竞争激烈,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导致前往美湾的驳船运输放缓,加上中国需求乏善可陈,制约了美国大豆出口步伐。   本周媒体报道称,过去两周中国买家已从巴西和阿根廷订购了至少20船大豆,在10月、11月和12月期间运往中国。国内一家大型油厂的采购经理表示,目前不急于购买美国大豆,如果巴西大豆价格更划算,就会继续采购巴西大豆。巴西大豆出口强劲,得益于本年度大豆产量创纪录。巴西农户手中仍有近3000万吨大豆,使得巴西能够继续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海外销售大豆,延长了巴西大豆的出口窗口,相应挤占了美国大豆出口窗口。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高峰期通常是10月至次年2月,也就是巴西下一年度大豆收获上市之前。但是由于今年中国采购步伐迟缓,目前美国对华销售量远低于去年同期。截至9月14日,2023/24年度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包括已装船和未装船的销售量)为668万吨,同比减少48.4%。   从出口价格来看,目前美国大豆的吸引力依然不大。9月20日,美湾大豆报价为522美元,比一周前下跌3.2%;巴西大豆在帕拉纳瓜港报价为509美元/吨,下跌2.5%。阿根廷大豆上河报价为522美元/吨,下跌4.2%。   阿根廷大豆优惠汇率项目即将结束,已经销售超过300万吨大豆   阿根廷政府9月5日发布了第四轮大豆优惠汇率的细则,允许本月出口商使用25%的外汇收入来补充大豆库存,而无需将这些美元兑换成比索。这意味着大豆汇率约为455比索兑1美元,而官方汇率为350比索。目前距优惠汇率项目结束只剩下一周时间。   在该计划实施的头10个工作日,大豆销售数量为264.4万吨,比8月份全月的销售量增加了88%,比第三轮优惠汇率项目(4月到6月初)期间的销售量高出50%。其中191.5万吨为新合同,72.9万吨是对之前合同进行定价。   周六(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优惠汇率项目实施三周后,大豆销售量已经超过了310万吨。目前距离该项目到期只剩下五个工作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的大豆成交量不仅超过8月份全月的交易量,而且相当于7月和8月的总和,是5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私人机构估计,基于大豆销售的情况,未来五天会有3.5亿到4.4亿美元外汇净增长。   干旱导致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限制驳船运输   今年夏季的长期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密西西比河河水过低,正当中西部农民准备收割玉米和大豆并将收成顺流而下运往墨西哥湾时,驳船公司却不得不减少装载量。运输限制令驳船公司头疼不已,农户则面临更高的运费。据美联社9月20日的报道称,美国约60%的出口谷物都是沿着密西西比河一路南下运往新奥尔良港,然后再装载到远洋货轮上出口海外。这通常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因为通常15艘驳船一组的运载数量相当于约1000辆卡车的运输量。但是随着河水水位下降,运输成本飙升。目前从圣路易斯向南运输的驳船运价比三年均值高出77%,因为圣路易斯以南的河流水位深不足以容纳一般的驳船,迫使公司减少每艘船的装载量,并减少驳船的串联数量。这也是连续第二年密西西比河水位降至接近历史最低点。由于天气预报没有明显降雨,水位很可能继续下降。美国大豆运输联盟执行董事迈克·斯坦霍克表示,许多中西部农民有多种运输选择,其中包括卡车运输和火车运输(主要用来运往附近的加工厂)。但是密西西比河是美国中部将谷物出口海外的主要运输方式,在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际,驳船成本上升直接侵蚀了农民的利润。   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农户依然青睐大豆种植,尽管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目前巴西2023/24年度的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开始。咨询机构AgRural称,截至9月14日,巴西2023/24年度大豆播种面积达到预期面积的0.2%,去年同期为0.1%。9月底之前巴西天气极为炎热干燥,可能影响到大豆播种进度。目前大豆播种工作集中在位于巴西南方的帕拉纳州。不过从下周晚些时候开始,巴西中部地区将会迎来冷空气前锋,降雨情况将会改善。   9月19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首次预测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624亿吨,同比增加5%,因为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加2.8%,达到4530万公顷;大豆单产预期为每公顷3.585吨,同比提高2.2%,作为对比,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63亿吨,同比增加4.5%。CONAB官员表示,尽管大豆价格面临下跌压力,使得种植盈利潜力下降,大豆仍然是有利可图的现金作物。考虑到2024年全球大豆产量远远高于需求,大豆价格将在供应冲击下呈现下跌趋势。即便如此,盈利能力仍然相对乐观,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下降,特别是化肥成本下降超过48%。   在邻国阿根廷,大豆播种工作尚未开始。阿根廷农业部周四(21日)预计2023/24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为1600万公顷,和上年持平。今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有利于阿根廷农业产区的降雨形势改善,大豆单产也有望从上年因干旱而大幅减产的水平上恢复。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测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同比提高138%;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达到4780万吨,同比提高139%。美国农业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4800万吨,同比提高92%。   国际谷物理事会调低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估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发布月报,将2023/24年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下调200万吨,为3.96亿吨,但是仍然比上年提高7.8%。产量下调的原因在于美国产量下调270万吨至1.128亿吨,超过了加拿大产量上调60万吨至670万吨的影响。全球期末库存下调约230万吨至6160万吨,仍比上年增加15.1%。IGC还将2023/24年度中国大豆预估下调50万吨至9950万吨,比2022/23年度减少150万吨或1.5%。   关注下周美国农业部的季度库存报告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北京时间周六早上)发布9月1日的季度库存报告,这也是2022/23年度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数据。作为参考,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供需报告中曾预计2022/23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为2.5亿蒲,较上月调低1000万蒲,同比减少8.8%。   美国农业部以往的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1日,美国所有部位的大豆库存为7.96亿蒲,同比下降18%。去年9月1日的大豆库存为2.74亿蒲,同比提高7%。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3195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