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河南检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有烤肠、鲈鱼、食用植物调和油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6 08:36:44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17    评论:0
导读

9月5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4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其他污染等问题。

  9月5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4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其他污染等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新宜家(孟州市)超市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江苏祝枝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玉油柑(固体饮料),菌落总数检出值为5.3×105CFU/g、50CFU/g、50CFU/g、40CFU/g、6.4×105CFU/g,标准规定为5次检验结果均不得超过50000CFU/g且至少3次检验结果不得超过10000CFU/g;孟州市旺客隆超市销售的标称德州致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辣肉烤肠,菌落总数检出值为1.3×106CFU/g、2.7×106CFU/g、1.0×106CFU/g、2.9×106CFU/g、2.5×106CFU/g,标准规定为5次检验结果均不得超过100000CFU/g且至少3次检验结果不得超过10000CFU/g。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浚县旺旺蔬菜批发零售铺销售的1批次豆角(豇豆),噻虫胺检出值为0.033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01mg/kg;平顶山紫峰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卢鱼(鲈鱼),恩诺沙星检出值为236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00g/kg;长葛市宏超天隆购物中心销售的1批次豆角(优质),灭蝇胺检出值为1.8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5mg/kg。经基层局调查,该产品涉嫌假冒;正阳县西城张青丽蔬菜批零销售的1批次姜,噻虫胺检出值为0.81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2mg/kg;濮阳县普客隆未来城超市店销售的1批次芹菜,敌敌畏检出值为0.75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2mg/kg;濮阳市普客隆商贸有限公司上亿广场分公司销售的1批次苹果(烟台红富士85),敌敌畏检出值为0.45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1mg/kg。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1mg/kg,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灭蝇胺又名环丙氨嗪,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含氮杂环类杀虫剂,是目前防治双翅目昆虫病虫害效果较好的生态农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灭蝇胺在豆角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   敌敌畏是一种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敌敌畏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在苹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mg/kg。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肉中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淡水鱼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长期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刺激或不适等症状。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鹿邑县惠佳食品超市销售的标称郸城县郁金香植物油厂生产的1批次食用植物调和油,乙基麦芽酚检出值为64.9g/kg,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修武县客美拉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成都市良兴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天天美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泡酸菜(酱腌菜),二氧化硫残留量检出值为0.17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1g/kg。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的储存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植物油脂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即乙基麦芽酚为不得使用。食用油中检出乙基麦芽酚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为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而违规添加。   二氧化硫(以及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等添加剂)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均产生二氧化硫残留。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厂家为护色、防腐、漂白而违规使用。   4批次餐饮具检出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问题   4批次餐饮具检出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问题,分别为开封市禹王台区马楠小吃店使用的1批次筷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检出值为0.1457mg/100cm2,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新乡市高新区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店使用的1批次小碗,大肠菌群检出值为检出,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许昌市东城区淘淘面皮老店使用的1批次小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检出值为0.7825mg/100cm2,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大肠菌群检出值为检出,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新郑市在水一方饭店使用的1批次餐盘,大肠菌群检出值为检出,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灭菌不彻底,或存放过程中污染等。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消毒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等。   此外,还有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分别为新乡市高新区桥头张记熟肉餐饮店销售的1批次凉调皮冻,铬(以Cr计)检出值为4.14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0mg/kg新乡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福建省古田闽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老冰糖(优级黄冰糖)、1批次小粒老冰糖(优级黄冰糖),色值检出值分别为175IU、154IU,标准规定为不小于200IU。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外省生产单位的,已按规定移送相应省级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已要求郑州、开封、平顶山、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34期)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doc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x
  本文由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网站客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3086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