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机械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在扑草净慢性胁迫中华绒螯蟹毒性损伤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5 07:54:59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859    评论:0
导读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钢春研究员团队在中华绒螯蟹应对扑草净慢性应激的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钢春研究员团队在中华绒螯蟹应对扑草净慢性应激的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扑草净属于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三嗪类除草剂,但扑草净在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残留极大了影响养殖大闸蟹生长状态,严重影响其出口贸易。鉴于此,团队以0.5~2 mg/L为浓度进行扑草净对中华绒螯蟹毒性机制研究,经过20天的慢性胁迫实验发现,扑草净降低了中华绒螯蟹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脂质过氧化水平,引起氧化应激。此外,长期暴露会导致中华绒螯蟹免疫和排毒疲劳,而短期暴露会上调其与免疫、炎症和排毒相关的基因表达。在组织形态学上,团队发现扑草净不仅改变了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肠道的形态结构,也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及类型。在属水平上,所有浓度都显著增加了Zoogloea菌群和ZOR0006菌群的丰度,但降低了Shewanella菌群的丰度,且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差异菌群与肝胰腺疾病之间存在潜在关联。表型丰度分析也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降低了肠道组织对压力的抵抗力,增加了病原体感染可能性。   此研究为河蟹应对外界不利环境的预防和防御策略提供了新见解,有助于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D2400700)和江苏省种业振兴“JBGS”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论文“Effects of Prometryn Exposure on Hepatopancrea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testinal Flora in Eriocheir sinensis (Crustacea: Decapoda)”发表于期刊《Antioxidants》(JCR一区,IF=7.0)上。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3077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