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院茶叶研究所黄浩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提升加工技术与示范”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成果评价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润林研究员任专家组副组长。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并经质疑,一致认为该成果针对目前湖南工夫红茶传统加工过程中品质形成机理欠深入、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工夫红茶品质提升关键加工技术体系,并在湖南红茶主产区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创新突破:一是探明了主栽品种的主要物理特性和品质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等级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差异的机制,解析了中小叶种工夫红茶品质特征及物质基础。二是构建了鲜叶图像自动识别分级技术、控温萎凋技术、精细揉捻技术、变温发酵技术、“以滚代烘”初干与箱式热风对流足干组合干燥技术等中小叶种工夫红茶提质加工新技术体系,解决了萎凋不均匀、揉捻碎末多、发酵不充分、干燥不稳定等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中小叶种工夫红茶整体品质和夏秋茶的利用价值。三是在优化工夫红茶单机作业工艺基础上,通过工艺技术标准化、加工装备数字化自动化配套升级,为红茶加工规模化产业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成果在我省工夫红茶主产区得到推广应用,5年来新增产值7.47亿元,新增收益1.64亿元,茶农增收、茶企增效明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