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十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16 03:42:12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95    评论:0
导读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这一指导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茶及相关食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文章(十三)
  打造高水平制茶工业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王庆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与合作的桥梁纽带。2019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及对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中国之“智”与中国文化被全球认同。作为全球茶产业的领军者,中国茶产业既是各茶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农业增效、茶农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这一指导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茶及相关食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指导意见》对茶产业依托资源禀赋,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我国茶叶生产分布于20个产茶省、千余个产茶县。各地因发展历史、环境气候、风土人情等区别,形成了积淀丰厚技能经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区域制茶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西南红茶和特种茶等为代表的茶叶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达到产业的80%以上。各产区形成了以名优茶为代表的、地域印记鲜明的茶叶产品体系,产业价值高,对内销额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75%。但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瓶颈突出的背景下,茶产业原先低成本重扩增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茶叶产品品种质量与消费升级需求有一定差距,高附加值、适销性好的创新产品占比不高,供需不匹配等现象日益凸显。   《指导意见》聚焦优势传统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提质增效与补链强链,推动建成食品工业高水平发展格局。通过产区建设布局、龙头企业培育和典型案例打造,明确了各产区建设制茶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重点地方特色茶产业集群、提升制茶技术工艺与装备的重点建设方向,为培育茶叶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二、《指导意见》将有效促进茶产业丰富优质供给,促进茶叶消费繁荣。   茶产业结合消费升级及“双循环”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与文化、旅游、饮品、健康等行业创新融合,通过多元化发展积极创造有效供给。   《指导意见》立足于深入挖掘各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设立了七大项20小项主要任务,明确了加快组织实施、完善支撑政策等四方面保障措施,为茶叶产区和产业的培育指出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任务分解到位的实施路径,将有效指导茶产业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承特色技艺,提升优质供给水平。   三、落实《指导意见》,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供给,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加强现代茶叶生产原料基地建设,坚持把质量作为茶业发展的生命线,行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品种改良和茶叶种植管理,加速推进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覆盖率提升,全面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肥减药技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的推广,带动茶农按标生产、规范管理,落实茶叶全程标准化生产;确保制茶产业的优质原料供给。   (二)集群发展,增强产业链协作能力。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构建茶叶生产性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快打造茶产业社会化智能服务平台。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茶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激发中小茶企创新活力,培育茶业产业集群。   (三)技术提档,推动全方位设备升级。开展信息化、智能化茶叶加工机械研发,提高茶产业装备水平,推广节能高效制茶装备,促进茶叶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应用牵引,研发推广适宜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茶叶生产高效实用机具。深化茶叶有效成分功能评价研究,推进深度开发,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   (四)文化赋能,加快茶品牌培育进程。大力弘扬和传承茶文化,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增加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着力提升茶叶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茶叶类专题品牌研究、咨询和评价,发挥优质区域品牌的支撑作用和优势品牌企业的引领作用,协同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茶叶品牌。 (五)产业融合,以茶旅文康助力发展。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规模业态组合的现代化茶叶消费场景,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提高消费便捷程度。依托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强对茶叶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茶叶康养、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鼓励扶持开发茶叶技艺非遗工场、非遗体验、团建康疗、健康餐饮、茶浴茶疗等综合功能服务产品。

相关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3〕31号)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一)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二)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三)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四)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五)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六)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七)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八)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九)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十)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十一)
地方特色食品指导意见系列解读(十二)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2298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