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机械 » 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揭示水稻苗期耐盐性新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11 02:25:35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810    评论:0
导读

3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OsbHLH38调控水稻苗期盐胁迫应答的新机制,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3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揭示了转录因子OsbHLH38调控水稻苗期盐胁迫应答的新机制,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   水稻属于中度盐敏感作物,当土壤中可溶性盐浓度达到0.3%时即表现出受害症状,最终导致显著减产。在耕地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培育并推广耐高盐的水稻新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通过对436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脱落酸(ABA)敏感性表型调查,发现不同水稻亚群对脱落酸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研究人员克隆基因 OsbHLH38 ,并发现其定位于细胞核中,受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同时发现过表达该基因可以增强水稻苗期耐盐性,进一步筛选到其互作蛋白OsDREB2A,并通过实验证明了OsbHLH38能结合到 OsDREB2A 的启动子上调控其表达,从而调控苗期耐盐性。   作科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杜丰平为论文第一作者,作科所傅彬英研究员、王文生研究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天永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崖洲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jipb.13489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226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