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机械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在水产动物病原鰤诺卡氏菌的胞内致病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28 02:52:19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872    评论:0
导读

近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在鰤诺卡氏菌胞内致病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在鰤诺卡氏菌胞内致病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JCR一区,IF 6.073)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 Intracellular Behavior of Nocardia seriolaeand its Apoptotic Effect on RAW264.7 Macrophages”。该论文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编号为2019YFD09001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为2022GH04、2021SJXT3和2020TD45)资助。珠江所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培养2020级研究生刘文文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邓玉婷副研究员为通信作者。   文章链接:/file/upload/2023-03-28/wo5oupmuheg   近年来,由鰤诺卡氏菌引起的诺卡氏菌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管理不当和养殖环境恶化易造成此病原菌的大肆传播,主要感染大口黑鲈、乌鳢等鲈形目鱼类。诺卡氏菌病典型病征为内脏器官布满白色结节,而白色结节正是鱼体的免疫系统与鰤诺卡氏菌相互作用的产物。鰤诺卡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但是关于鰤诺卡氏菌在免疫细胞中的致病行为尚不清楚,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是空白。由于缺乏商品化的鱼类巨噬细胞系,本文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细菌-细胞感染模型,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鰤诺卡氏菌侵入巨噬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引起巨噬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等的胞内行为;并揭示了鰤诺卡氏菌在感染早期起促进巨噬细胞凋亡作用,然后抑制凋亡的胞内生存机制,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鰤诺卡氏菌的致病机制及诺卡氏菌病的防治奠定研究基础。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2182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