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1月9日-1月15日,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有:咖啡店卖“莲花清温咖啡”被立案调查;食品厂回应收购烂果制作罐头;企业回应30支冰糕分30箱发货;“门店咖啡标价与售价不符”引关注。
咖啡店卖“莲花清温咖啡”被立案调查
舆情概述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查见某咖啡店在其使用的杯子上贴有“莲花清温咖啡”标签。经执法人员现场清点进行检查,该店贴有“莲花清温咖啡”标签纸杯及塑料杯290只,现场有6只绿色中纸杯已贴有饮品标签,准备盛放相应的饮品并对外销售。现场另查见还未使用的“莲花清温咖啡”标签1058个。执法人员现场责令该店停止使用上述杯子,并且销毁还未使用的“莲花清温咖啡”标签。目前,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已对该咖啡店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立案调查。
舆情点评
商家以此来博眼球蹭热度的行为要不得,容易被误认为该产品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甚至会造成侵权行为。在此提醒商家,食品越界有风险,宣传产品一定要适度。
食品厂回应收购烂果制作罐头
舆情概述
1月8日,安徽淮北送货司机曝光安徽一食品有限公司从渭南收购烂梨做水果罐头,并已打12345投诉。1月9日,淮北市12345热线称,已接到相关投诉,转交市场监管局处理。1月10日,食品厂工作人员回应: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公司验收原料是非常严格的,从不用烂果做罐头,表面有疤也不行。司机和供货商因运费有矛盾,所以恶意剪辑,事件还在处理之中。随后,当事司机回应称,不存在恶意剪辑,拍摄内容是真实的,有没有做成罐头不知道。另据媒体报道,涉事公司称司机承认转发了剪辑合成的视频,已致歉。
舆情点评
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企业,要严格规范生产经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这样既能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也可以为自己赢得市场的信任。本次事件要想打消公众的疑虑,一方面,食品公司不妨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可以进行一下调查。
企业回应30支冰糕分30箱发货
舆情概述
1月10日,安徽合肥女子网购冰淇淋,发现1箱仅装1支,质疑包装浪费,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当事人称39.9元购买30支冰淇淋,她买了两单,到货发现其中一单是用30个泡沫箱装的,每个泡沫箱都只有一支冰淇淋。涉事企业客服回应正在核实,不存在凑单换快递折扣情况。1月11日,冰淇淋经销商回应称,该顾客共下了两单,每单30支,但由于客服人员误将30支冰淇淋拆成30个订单,导致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况。
舆情点评
《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包装邮件快件应当坚持实用、安全、环保原则,符合寄递生产作业和保障安全的要求,节约使用资源,避免过度包装,防止污染环境。每个泡沫箱只有一支冰淇淋,确实有些包装浪费。商家在日常经营中,要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对于异常订单,一定要进行核实。
“门店咖啡标价与售价不符”引关注
舆情概述
1月14日,江苏苏州一网友发文表示,哈根达斯一门店标价与售价不符。菜单上显示“意式浓缩咖啡”价格为20元,实际支付23元。1月15日,涉事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是堂食和外带价格不一样,23元是外带价格。但据图片显示,该菜单为“外带饮品菜单”且仅有一个标价。
舆情点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相关规定,企业应明码标价,做到守法诚信经营。广大消费者在购物时,遇到相关情况,可及时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本文由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