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在韭菜微咸栽培技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6 00:03:26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1022    评论:0
导读

该项研究发现轻度盐胁迫能够促进韭菜的风味相关次生代谢物积累,并据此创新了微咸栽培技术,使水培韭菜辛辣风味达到露地栽培韭菜水平,为解决水培韭菜“味淡”的产业难题,提供了一项轻简实用的技术方案,进而通过揭示该技术的分子机理,为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栽培与设施科研团队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IF=6.590,Q1)在线发表了题为“Physiological, tranomic, forbid metabolic analyses reveal that mild salinity improves the growth, nutrition, forbid flavor properties of hydroponic Chinese chive (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发现轻度盐胁迫能够促进韭菜的风味相关次生代谢物积累,并据此创新了微咸栽培技术,使水培韭菜辛辣风味达到露地栽培韭菜水平,为解决水培韭菜“味淡”的产业难题,提供了一项轻简实用的技术方案,进而通过揭示该技术的分子机理,为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     蔬菜所栽培团队首创韭菜水培生产技术,有效解决了农药残留超标的产业顽疾。然而,栽培方式改变导致水培韭菜辛辣度降低、风味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在于韭叶中的风味物质前体分子S-烃基半胱氨酸亚砜(CSO)积累量,显著低于同茬期的土壤栽培产品。水培韭菜“味淡”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农户的种植收益,困扰着本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攻克韭菜“味淡”的产业难题,科研团队受到农谚“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启发,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在原营养液配方中添加少量NaCl,以轻度胁迫刺激CSO合成,能显著提升韭菜辛辣度,其它品质指标也明显改善,产量略增。深入研究证实盐胁迫激活了转录因子AtubHLH1和AtuB3及CSO合成的关键酶基因AtuFMO1转录,共同促进CSO积累。此外,团队还发现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韭叶的优势游离氨基酸,盐胁迫使谷氨酸含量增加,韭叶鲜味更浓。基于上述结果,团队创新了微咸栽培模式,增味提质效果明显,并为发展其它水培蔬菜的高品质栽培提供了有益借鉴。     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蔬菜所刘宁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武占会研究员和刘宁研究员,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刘明池研究员和何洪巨研究员(加工所)的悉心指导,团队的梁浩高级工程师、王宝驹副研究员、季延海高级农艺师、谢龙博士、佟静博士、客座硕士生胡瞒瞒和韩贝贝等人参与了本项研究工作。该课题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财政专项、“青年英才”计划、“青年基金”、“科创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89/fnut.2022.1000271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59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