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汉中市市场监管部门一直在“出实招”“下真功”。即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的压力,汉中市食品生产企业依然蓬勃发展,近三年来,全市新开办食品生产企业172家,各类食品生产企业总数达545家,较2019年增长46%,数量规模居全省前列,为全市绿色食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许可审批时限缩短一半
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市政府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求,将食品生产许可业务移交行政审批服务部门。2020年3月,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施行全网通办,许可和程序资料不断精简,并全面推广使用食品生产许可电子证书,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施行低风险食品承诺制
2020年初,汉中市承担陕西省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推行低风险食品许可承诺制,对粮食加工品、茶叶、蔬菜制品等7大类食品生产企业施行“公开承诺”“先证后查”,进一步松开低风险食品企业行政许可的“紧箍咒”,让更多企业跑步入市。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许可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将低风险承诺制许可企业证后检查下方至县区,着重加强审管联动,不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共105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承诺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占新开办企业总数的65%。
地方特色食品发展迅猛
汉中面皮冠绝汉中美食,2020年全市仅有1家面皮生产企业,2022年迅速增长至9家,产值规模逾亿元,过去因保质期短只能堂食的面皮在清洁厂房中经过标准化的加工、灭菌、包装,远销全国各地,解决了制约汉中面皮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2020年,国家白酒产业限制政策调整以来,全市新增白酒生产企业5家,数量翻倍。目前,全市有茶叶生产企业133家、大米生产企业74家、食用菌生产企业45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36家、肉制品生产企业32家,为汉中面皮、汉中茶叶、汉中大米、汉中菜籽油、汉中腊味开通了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列车。
脱贫攻坚助推产业发展
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汉中各地依托“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扶贫模式模式,将农户送上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快速车道。全市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农户种养殖的大米、茶叶、蔬菜、香菇、木耳、蜂蜜等初级农产品经规模化加工、包装,由“散”而“聚”,“土货”变靓,具备了市场流通销售的资格,成了城里人“眼气”的抢手货。
小作坊改造提升变企业
一直以来,汉中市高度重视“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着力改善食品小作坊“散、乱、差”的形象,大力实施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行动,全市改造提升食品小作坊700家,创建标准化食品小作坊100家。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帮扶下,16家食品小作坊经过技术优化、厂房改造、装备升级,提升为食品生产企业,实现了规模、品牌和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食品生产监管成效显著
坚持既向产业发展要经济效益,又向质量安全要社会效益,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高监管的靶向性、精准性、有效性,汉中市根据不同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和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出台加强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将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机结合;扎实推进食品安全领域“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白酒、肉制品、调味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食品生产企业数量与质量双重发展。
来源: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