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黑龙江所“蟹-稻综合种养关键技术与高效利用东北模式构建与示范”通过现场验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10 00:05:21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862    评论:0
导读

黑龙江所盐碱水域养殖品种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渔农综合种养与综合利用模式示范”研究任务“蟹-稻综合种养关键技术与高效利用东北模式构建与示范”分别于9月26日、29-30日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泰来县月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现场验收。

  黑龙江所盐碱水域养殖品种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渔农综合种养与综合利用模式示范”研究任务“蟹-稻综合种养关键技术与高效利用东北模式构建与示范”分别于9月26日、29-30日在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泰来县月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现场验收。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验收点专家组由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刘学光高级工程师、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闫有利研究员和盘锦市渔业服务中心朴元植高级工程师组成,泰来县月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验收点专家组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康萌研究员、李庆东研究员、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分院董宏伟研究员组成。黑龙江所科研处、地方政府相关领导、企业代表以及研究任务组成员参加验收会。     自2020年项目任务实施以来,科研团队分别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泰来县月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肇源县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肇东市西八里乡鱼儿园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通过集成和熟化东北地区稻蟹综合种养过程中稻蟹配比、田间工程、水肥管理、精准投喂、绿色防控等相关技术,建立了东北生态、高效蟹-稻综合种养模式,并在黑龙江和辽宁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     验收专家组考察了多个示范点,与示范点企业负责人和养殖户进行了交流,并在5个代表性示范点现场捕捞测量了稻蟹生长情况。赵志刚副研究员作为研究任务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辽宁和黑龙江地区的蟹-稻综合种养关键技术与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过程和示范推广情况,专家组现场进行质询,形成验收意见。     在辽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示范面积4623亩,推广面积23000亩。中华绒螯蟹平均体重80.24 ± 21.58 g,其中雄蟹平均体重84.92 ± 19.16 g,平均壳宽55.81 ± 3.65 mm,平均壳长53.35 ± 4.11 mm;雌蟹平均体重75.56 ± 21.00 g,平均壳宽53.98 ± 5.27 mm,平均壳长52.3±5.49 mm。经测算,中华绒螯蟹产量22.5 kg/亩,稻谷产量约650 kg/亩,亩经济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6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总用药量降低50%以上;水稻亩产量与当地普通稻田基本持平,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在泰来县示范面积7000亩,推广面积29000亩。测评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平均体重87.78 ± 14.00 g,其中雄蟹平均体重96.97 ± 12.30 g,平均壳宽58.08 ± 2.53 mm,平均壳长54.38 ± 2.37 mm;雌蟹平均体重78.60 ± 8.62 g,平均壳宽56.13 ± 2.45 mm,平均壳长53.12 ± 2.19 mm。经测算,中华绒螯蟹产量15 kg/亩,稻谷产量约500 kg/亩,亩增收400~800元,亩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1~2倍,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总用药量降低50%以上;水稻亩产量与当地普通稻田基本持平,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通过本任务实施,集成并熟化了东北地区蟹-稻综合种养关键技术,构建了东北蟹-稻综合种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稻蟹综合种养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也得到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企业和养殖户的充分认可,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养殖,食品安全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37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