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果树种类之一,在20多个国家均有种植,因为富含营养、口味诱人等原因使其成为国际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热带水果之一,成为当地经济收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荔枝在我国南方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最早的荔枝栽培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其在我国起源于南部广阔而偏远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和海南的热带雨林以及广东西部和广西东部的丘陵地区,然而,荔枝确切的起源中心和驯化历史仍然未知。
近日,来自我国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荔枝遗传变异并阐明了其进化和驯化历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Two divergent haplotypes from a highly heterozygous lychee genome suggest 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 events for early and late-maturing cultivars”。科学家们将一种广受大众欢迎命名为“妃子笑”的荔枝品种作为高质量的参考组基因,将其DNA与其他72个品种的野生和养殖荔枝的DNA进行比较发现,云南是野生荔枝的起源中心,但是荔枝树可能不止一次被驯化,云南和海南野生荔枝分别独立驯化为特早熟型和晚熟型品种,特早熟型品种和晚熟型品种再进一步杂交形成早熟型和中熟型品种。同时研究还从基因组层面解释了荔枝开花的调控机制。
这项研究为揭示荔枝的起源与复杂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研发思路,为推动无患子科经济作物的产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1-00971-3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Genetic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