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7 00:02:59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276    评论:0
导读

近日,中国热科院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基于印度抗性花生种质ICG12625重组自交系的花生早斑病抗性相关QTL分析”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登记。

  近日,中国热科院湛江站在花生早斑病抗性QTL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科技成果“基于印度抗性花生种质ICG12625重组自交系的花生早斑病抗性相关QTL分析”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鉴定登记。     花生是我国热带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也是热区重要的油/饲兼用作物(花生秸秆和花生粕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花生早斑病是广东粤西、海南等热带地区的最主要的花生叶部病害之一,感染叶斑病不仅会导致花生产量减少,还会导致花生茎蔓和花生仁品质降低。花生早斑病制约着花生茎蔓的在热区的饲料化利用。湛江站针对这一产业问题所登记的科技成果,明确了赤道型花生种质ICG12625的早斑病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主要由遗传遗传因素决定,早斑病抗性最优候选遗传模型为由3 对全等加性的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3MG-CEA;首次在赤道型花生资源中定位到早斑病抗性QTL,并获得了新的主效QTL qELSB02.1,解释了21.57%~30.48%的表型变异,是目前已报道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且稳定遗传的早斑病抗性主效QTL;获得了该QTL的精细定位区间、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和用于抗性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该成果为开展花生早斑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早斑病抗性品种的遗传改良的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湛江站目前已经利用该成果开展了花生早斑病抗性品种选育,获得了包括“热红1号”在内的多个优良花生品系,其中“热红1号”已经进入DUS测试阶段。热红1号,为珍珠豆型连续开花品种,主茎高49.9cm,分枝8.7条,生育期115天左右,百仁重56.25g,出仁率75%,亩产267kg,粗脂肪含量53.55%,茎蔓粗蛋白含量11.60%,高抗叶斑病和锈病,可以油用、食用和饲用,适宜甘蔗花生间作。热红1号为多用途花生品系。     该成果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A1515010636)、海南自然科学基金(321QN348)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30102017002)共同资助完成。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30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