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2022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防早霜促早熟技术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8 00:03:24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1028    评论:0
导读

当前,东北地区一季稻进入抽穗灌浆期,玉米进入灌浆蜡熟期,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是产量形成和粒重增加的关键时期。8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光照正常,降水10—50毫米,气温偏低2—4℃,各作物灌浆速度有所减缓,可能增大后期遭遇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风险。为促进水稻、玉米、大豆安全成熟,提出以“两防一促”为重点的技术意见。

  当前,东北地区一季稻进入抽穗灌浆期,玉米进入灌浆蜡熟期,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是产量形成和粒重增加的关键时期。8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光照正常,降水10—50毫米,气温偏低2—4℃,各作物灌浆速度有所减缓,可能增大后期遭遇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风险。为促进水稻、玉米、大豆安全成熟,提出以“两防一促”为重点的技术意见。     一是防早霜。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气温变化和霜冻实时监测情况,适时发布早霜预警信息。及早做好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有条件的可使用智能型防霜冻烟雾发生器,霜冻发生时自动产生大量烟雾并释放热量达到防冻效果。9月中旬有轻霜时提前喷施抗寒制剂,水稻可灌一次浅水减轻危害,大豆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等增强植株抗寒性。也可通过人工熏烟防霜,在地块的上风口,放置秸秆、树叶、杂草等点燃,慢慢熏烧,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提高局部环境温度,有效减轻早霜影响。     二是防病虫。加强监测预警,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喷药防治。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防治水稻穗颈瘟,抽穗后15天防治水稻粒瘟和枝梗瘟;玉米重点关注大斑病、粘虫、草地螟等;大豆重点防治食心虫。病虫防治可与喷施叶面肥、调节剂同时作业,实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多重效果。     三是促早熟。水稻采用干湿间歇灌溉、适当增施粒肥等水肥调节措施,使生殖生长敏感期尽可能避开低温,减少空壳率;后期稻田不宜过早断水,尽量保持根系活力,延长灌浆时间。玉米通过一喷多促、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等,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可适时晚收,充分利用玉米后熟作用,增加粒重,贪青晚熟的可在收获前10天喷脱水剂,加速籽粒脱水。大豆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抗寒能力,同时适当增施钼酸铵、硼砂等微肥,喷施时间以下午4点后为宜。此外,通过拔净田间大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也可促进大豆后期发育。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19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