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被鱼虾蟹等刺伤,处理不当可能感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9 00:04:02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308    评论:0
导读

前几年有这样一则新闻:浙江余姚一男子由于被虾刺中,险被截肢。报道讲述做水产养殖生意的姚先生,之前被对虾轻轻地刺破了手腕,当时并不当一回事没有及时清理伤口,结果导致长达3年的痛苦求医历程,差点严重到要截肢的地步。几经辗转,找出“元凶”,通过治疗,最终摆脱了这场持续了近三年的噩梦。

  清蒸鲈鱼、葱烤鲫鱼、封煎带鱼、红烧大虾、葱姜炒膏蟹……有没有口水流下来?由于地处沿海地区,上海人的餐桌上从来少不了海鲜、河鲜。而今天要说的故事就和这些美味有关。     前几年有这样一则新闻:浙江余姚一男子由于被虾刺中,险被截肢。报道讲述做水产养殖生意的姚先生,之前被对虾轻轻地刺破了手腕,当时并不当一回事没有及时清理伤口,结果导致长达3年的痛苦求医历程,差点严重到要截肢的地步。几经辗转,找出“元凶”,通过治疗,最终摆脱了这场持续了近三年的噩梦。     Q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姚先生的感染呢?     有一种微生物——海分枝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它属于分枝杆菌属,其传播途径与大家众所周知的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传染不同,海分枝杆菌易从破损的皮肤感染人体,由于这种分枝杆菌适宜生存温度为28℃-30℃,生长速度缓慢。姚先生的病情之所以严重,是因为他受伤感染时间太长,在求医1年后才发现了致病真凶。     显微镜下辨“真凶”     海分枝杆菌(M.marinum)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海水环境中,多见于淡水鱼、海水鱼、虾、蟹等,甚至海豚也会携带。     最早在1897年,人类第一次从鲤鱼中分离出抗酸杆菌,当时将该细菌命名为M.piscium。     1926年从费城水族馆的海鱼遗体上分离并鉴定到了分枝杆菌,当时认为这种分枝杆菌仅仅感染海洋鱼类,因此被命名为M.marinum。     1951年从游泳者皮肤肉芽肿病灶中分离到M.balnei,确认其对人有致病性,称为“游泳池肉芽肿”,后来确定M.balnei就是海分枝杆菌(M.marinum),最早在淡水鱼中分离到的M.piscium可能是M.marinum的变种。     从事接触不含氯淡水、海水的职业者要注意     海分枝杆菌能导致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及人类等致病,渔民、海上工作人员、海产品销售人员及游泳爱好者等与鱼虾蟹、不含氯淡水、海水有密切接触的人,在捕鱼、宰杀或叛卖水产时易被刺伤引起皮肤软组织及手部感染,多表现为肉芽肿性病变,故称为“鱼缸肉芽肿”或“游泳池肉芽肿”。现在,随着氯消毒游泳池的推行,“游泳池肉芽肿”已经比较少见了。     由于人们对海分枝杆菌感染认识不足,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常导致漏诊、误诊等延误治疗,就像开头所述姚先生的案例。因此,如果你是渔民或钓鱼爱好者,或曾与鱼虾、不含氯淡水、海水有接触,如果被鱼虾蟹刺伤,千万一定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     正确处理伤口的步骤     先挤出伤口中的部分血,用流水冲洗伤口,随后用碘伏消毒伤口,如果后续伤口处出现红肿热痛或化脓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若经过二周抗炎治疗后,伤口仍未愈合,应该跟医生说明创口为鱼虾蟹等刺伤所致,排查有无海分枝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龙航,陈世玖,徐佳丽,等。海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5):145-148.
  [2]暴芳芳、刘红、张福仁。海分枝杆菌感染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36(11):690-696.
  [3]常雯茜,颜潇潇,张福仁。海分枝杆菌感染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5):308-310.
  [4]方佳懿,张宇光,王丽雅,等。海分枝杆菌感染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10):663-665.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079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