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朱华平研究员团队在《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IF2021=4.493,JCR 2区)发表了题为“Genetic sources and diversity of the paddy field carp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inferred from two mitochondrial loc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297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2030370)等项目资助。珠江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钟再选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马冬梅副研究员和朱华平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禾花鲤是在传统农业系统中与水稻共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经历了长期的养殖和选育,已形成多个极具特色的禾花鲤品种,例如“金边鲤”、“晒江鲤”和以及我所选育的禾花鲤“乳源1号”新品种等。然而,目前对于禾花鲤的种质资源状况、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情况研究甚少。
本研究共采集了18个群体共计524尾禾花鲤样本,包括普通稻田鲤、乳源1号、金边鲤、晒江鲤和紫鲤等。结合多种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和Mantel检验)对禾花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展开研究。单倍型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个,9个,57个单倍型来源于西鲤(Cyprinus carpio carpio),远东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和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群体内部遗传分析发现,金边鲤的三个群体内部发生显著地较高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分析表明五种禾花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其中,乳源1号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559),且其与其他四种禾花鲤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长期的、高强度的人工选育导致。
本研究揭示了珠江水系禾花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来源现状,探讨了在禾花鲤选育中潜在问题,从而为禾花鲤的种质资源保护、人工选育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896609/full